简述泰语与壮语的调类关系

这是一篇原载于僚人家园网站的文章,转回自己博客保存。原文见 http://www.rauz.net.cn/bbs/rauz-36088-1-1.html

见到很多贝侬都对泰语有兴趣,觉得很开心。我总结了一下泰文与壮文的一些对应规律,希望对贝侬学习泰语有用。

由于很多词语的考证困难,难免有错漏,若有贝侬发现尽管指出,不用客气,

一般对应规则

泰文全部辅音有 44 个,但一般用来书写民族词的为下面的辅音(括号中为对应的壮语声母,包括南壮)。

ค(g / k / h / y), ง (ng), ช (c / z), ซ (s / c / z), ญ (ny / y), ท (d), น (n)พ (b), ฟ (v / f / p), ม (m), ย (y), ร (r), ล (l), ว (ngv / v)
ก (g), จ (c / z), ด (nd), ต (d / t), บ (mb), ป (b), อ (零声母)
ข (ky / k / h / g / hl / gl), ถ (z / c / t), ผ (p / v / f), ฝ (f / v / p), ส (s / sl), ห (h / r)

注意的是,括号中的壮文辅音对应是包括南北壮音位的结果。实际上,由于音位的变迁非常复杂,并不能完全对应。如果贝侬了解拟古音,那么下面这个表比上面那个容易看(当然,仅供参考):

ค(*g-), ง (*ŋ-), ช (*ʨj-), ซ  (*ɕ-), ญ (*ny-), ท (*d-), น (*n-)พ (*ph-/*b-), ฟ (*v-), ม (*m-), ย (*j-), ร (复杂), ล (*l-), ว (*ŋw-/*w-)
ก (*k-), จ (*ʨ-), ด (*ʔd-), ต (*t-), บ (*ʔb-), ป (*p-), อ (*ʔ-)
ข (*xl-/*x-), ถ (*ʨh-), ผ (*ph-), ฝ (*f-/*w-), ส (*ɬ-), ห (复杂)

泰文的声调跟壮语是一致的,对应规则是。

高辅音只能写 1,3,5,7 调

不标调搭配舒声调时是第1调,如“ไข [khɑi1] kae/hai/hoi 开”;不标调加上 -บ/-ด/-ก 等同壮文 -p/-t/-k,即第 7 调,如“สิบ [sip7] sip/cib 十”,“หก [hok7] hoek/roek 六”

顶上加上 ้ 是第 3 调,如“ห้า [hɑ3] haj 五”;“หน้า [nɑ3] naj 脸”,“กล้วย [kluɑi3] gloij 香蕉”

顶上加上 ่ 是第 5 调,如“กว่า [kwɑ5] gvaq 过

低辅音只能写 2,4,6,8 调

不标调搭配舒声调时是第2调,如“คอ [kho2] hoz 脖子”;不标调加上 -บ/-ด/-ก 同壮文 -b/-d/-g 表第 8 调,如“นาก [nɑ:k8] nag 水獭”

顶上加上 ้ 是第 4 调,如“น้ำ [nɑm4] naemx 水”

顶上加上 ่ 是第 6 调,如“แม่ [mæ6] meh 母亲”,“พ่อ [pho6] boh 父亲”

中辅音是比较特殊的音组。他们不标调时发音同低辅音(不包括入声),标调和入声词同高辅音。

为什么有中辅音

对于中辅音,我跟红棉树讨论后认为,由于古代音位的 *ʔ-, *ʔj-, *ʔd-, *ʔb- 并没有完全分化出清浊,因此现代壮泰语中不同方言归属不同调类。德保平声、去声和入声的长音组归入双数调,上声和入声的短音组归入单数调;天等话部分同德保;泰语平声归入第2调,其他仍为单数调。比如“ndei 好”在多数地区是第 1 调,但在德保和泰语中发音同第 2 调(德保实发 [ʔdɑi2])。另,*ʔj- 在现代壮语中多数已简化成 [ʔ-] 或 [j-]。这几个特殊的音在泰文中被独立归入中辅音组,分别写成 อ (*ʔ-)、อย (*j-)、ด (*ʔd-)、บ (*ʔb-)。因此,我和红棉都认为中辅音的这几个音是不分阴阳的,只分平上去入。

至于而另外的几个中辅音 ก จ ป ต 为何不标调时发第 2 调的音,我暂时不能肯定。

另,由于 ง ŋ-, น n-, ม m-, ย y-, ล l-, ว v-, ญ ny- 等辅音系低辅音,按照规则他们只能写出 2,4,6,8 调,但实际上不可能是这样——这些辅音也同样拼读 1,3,5,7 调的很多词语。因此,若在泰文中要写这些辅音的 1,3,5,7 调,需在前面加上 ห,即,หง, หน, หม, หย, หล, หว, หญ,即一些人称呼的所谓“辅音变级”。李方桂认为这有可能来自古代清辅音 *hŋ-, *hn-, *hm-, *hj-, *hl-, *hw-, *hny-。至于 หร hr- 并不能简单的认为就是单数调的 r,这个音位变化很多。

泰语第 3 第 6 调合并的问题

现代泰语中的第 3 调和第 6 调的发音是一样的(调值相同)。但是在书写上是区分的“หน้า [nɑ3] 脸”和“น่า [nɑ6] 值得”虽然发音(调值)一样,但是写法不同。

也正是这样,有些词语比较难辨认其最初的写法。比如,“寡妇”不管写成 หม้าย [mɑ:i3](对应成壮文是 maij)还是 ม่าย [mɑ:i6](对应壮文是 maih)发音都一样。但根据对应规律来看,หม้าย 应该才是本字(从“กุ้ง [kuŋ3] 虾”等词的对应规律)。

因此泰语在口语上是 5 调 8 声(舒声调 5 个,入声调 3 个),但在书面上还是 6 调 9 声(舒声调 6 个,入声调 3 个)。


  1.  “十”在壮语中有两种调类:一种归入 sip,如德保等;另外一种是 cib,如标准语等。
  2.  泰语中的 กว่า 只作比较用,没有壮语中如“(去;做)过”这样的意思。
  3.  参看主题“18楼”红棉树贝侬的注解。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